医院、诊所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洞察与研究 > 医院、诊所

医疗机构: 诊所、民营医院、整形中心、保健中心的行业调研报告

时间:2021-10-05 浏览数:3974
返回目录

医疗机构: 诊所、民营医院、整形中心、保健中心的行业调研报告(简版)


一、业务模式、组织架构


业务模式

传统时代公立医疗机构一统天下的格局已被打破,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医疗机构、公私合作医疗机构并存的时代已经到来。

20094 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积极促进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

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化改革的模式---托管经营模式

托管经营模式是指医院产权所有者将医院的经营管理权交由具有较强经营能力,并能够承担相应经营风险的机构去有偿经营,以明晰医院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责权利关系,实现医院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经营方式。

该模式主张:医院经营管理专家化,以充分发挥专家的优势特长;医院院长由专业管理机构选聘;专业管理机构通过与政府签定合同的方式,划清出资者与管理者的权利边界,获得相应的管理权限;通过建立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模式打破传统的内部治理结构。托管经营模式在国外已经屡见不鲜,但是在国内尚处于探索尝试的阶段。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托管经营在实践中所彰显出来的种种优势:

1)托管经营以合同为基础,通过法律合同明确委托方和受托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力求权责分明。合同治理精神在改革实践中得到充分地体现。可以说,托管经营模式在贯彻管办分离方面是最为彻底的一种模式,能够较好地规避日后双方之间的利益纠葛。

2)托管经营模式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专家治理的优势,受托方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在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管理技术、管理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弥补委托经营机构的不足,进而提升和改善该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管理技术与经营状况,最终实现双赢

3)托管经营模式符合当代公共管理发展的潮流与趋势,托管经营打破了传统政府垄断公立医疗机构经营管理的模式,通过实行管办分离的做法,尽可能地引入了市场和社会的力量参与到公立医疗机构的经营管理中,在促进医疗卫生领域内多中心治理格局形成的同时也推进了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


作为一种新型改革模式,托管经营在实践中也引发和暴露出了不少缺陷:

1)托管经营必将产生新的委托代理问题,如何有效地协调和均衡托管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就成为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有学者指出,如果托管经营过程中没有一个精心设计的合同和一套有效的监管体系,有效的、持久的委托经营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托管经营还将产生一个对托管机构的控制问题,一旦失去有效的控制,对政府、委托方以及患者而言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辽宁省瓦房店市公立医疗机构改制过程中就充分暴露出了这方面的问题①。

2)托管经营重在发挥托管方在经营理念、经营方法、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相关优势,但是在被托管的医疗机构资产归属不变、行政隶属关系不变、医疗机构性质与功能定位不变、财政拨款渠道和标准不变、职工身份与待遇不变的情况下,能否有效地发挥托管机构的上述优势无疑充满着变数。案例材料1 明白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托管经营并非一定能达成理想的目的,实施委托管理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但是要让托管者的优势移植到委托方身上则显得困难重重。

3)托管经营成功与否受制于地方政府的影响。当政府恰如其分地扮演了改革者的推动者和监督者的角色时,托管经营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就高;一旦政府在功能定位上迷失了自我,托管经营模式失败的可能性就大增。


 二、财务模式

医疗机构多由政府包办,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纵观各国有医疗卫生机构,多为政府出资建立 和管理,有关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开办的医疗机构 也基本是由国家投资建设的,民营及个体医疗机构 所占比例很低,据统计约为8:1。就所拥有的资产 额而言,国家集体医疗机构占了绝对份额。其经营 方式表现为:所有制单一,投资渠道狭窄,把医疗卫 生行业作为公益事业、福利事业而给予了一定的财 税补助,缺乏必要的竞争机制。

重复建设,资金使用率低 受计划体制影响,基层机构网点按行政区划设 置,各县乡普遍设立卫生机构(县医院和中医院),很 多县还建有第二医院。另外,各级医疗机构不考虑 自身的承受能力,搞形象建设、上档次,争相购置 CT、MRI等大型医学检查设备,造成重复购置,利 用率低下,资金浪费严重。

以药养医。成本费用负担畸形 以药养医现象依然存在,药品收入比例过高,不 合理加价现象较为普遍。

收支分配不合理,专用基金提取使用不规范 医疗机构收支分配不合理表现在药品收入超收 款上缴及药品收支结余上缴政策仅流于形式,执行 不力,不仅减弱了对药品收入增长势头的制约,而且,加大了计提职工福利基金的基数,造成职工福利支出膨胀。专用基金的提取使用不规范表现在同类 固定资产提取比例不统一,导致成本费用负担的不 均衡。另外修购基金的使用缺乏统筹规划。

规范国有医疗机构财务管理,探索国有医疗机构财务管理新模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要实施全面成本管理,一是要在细化、深化科室 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建立成本考核指标体系、成本分 析评价体系和成本信息反馈体系;二是要根据成本 分析评价结果和标准成本对人员工资、材料消耗、水 电消耗、公务费及设备购置实现事前控制,盘活存量 资产,优化增量资产;三是要通过对医疗服务质量、 服务态度、科研发展与创新、病人费用水平的考核, 强化成本质量和质量成本的考核管理,实现医疗服 务全过程、全员、全方位的控制。同时,还要选择若 干医疗服务项目或病种开展项目、病种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不仅为了算奖金,更重要的是利用这一经 济手段,提供医疗服务全过程和医疗卫生机构各部 门全方位的成本信息,通过成本分析评价和成本控 制,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医院运营成本,优化医疗服 务流程,形成低成本经营优势。

全面规范投资、融资环境,完善财税补助政策加强投资、融资的计划性,统一运作医疗资 金,强化政府调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建议凡政府用于对医疗机构的财政补助,除离退休等补助外, 用于事业发展的资金改为投资,提高投资的回报率。 力争做到:整合现有医疗机构,重效益、讲管理,进行 必要的兼并、整合,组建以资产为纽带的医疗集团, 实施优势互补、人才、设备等等的资源共享。

引进竞争机制,多渠道筹措医疗卫生事业发 展基金,努力推行企业化管理,实行股份制改革,在 国家控股的方式下,向社会广泛吸纳多元化投资,形 成多渠道融资的新机制。

严格执行大型医疗设备购置的审批制度。 借鉴先进国家的大型设备购置许可证制度,严格管 理大型设备的配置和规模,杜绝重复建设、重复使用 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进一步完善财税补助政策。财政补助的重 点应着眼于医疗机构的可持续性发展,包括医疗机 构的基本建设、房屋及大型设备的修缮购置、就医环 境的改善、重点科研项目等,对维持业务正常运转的 人员及日常经费主要通过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收费 实现补偿。财政对医疗机构实旄“增量”补助时,要 统筹兼顾医疗机构的“存量”,在盘活、优化“存量”的 基础下,提高“增量”的使用效率,促进医疗机构的健 康发展。

调整医疗机构业务收支结构,完善医疗机构补偿机制。进一步缩减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例,弱 化药品收益对医疗机构的补偿作用,医疗机构职能 的实施只能通过提供医疗服务实现,不能依赖药品 的进销差价补偿。

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实事求是、结合实际情况为医疗服务项目定位。摒弃 原有的不合理的医疗服务项目,该增加的应及时纳 入新的管理体系。本着既有利于广大患者就医又有 利于医疗机构健康发展和合理竞争的原则,确定医 疗服务价格的基准和浮动幅度。形成就医患者自主 选择就医点和医师。进而促进医疗服务质量、医师技 术水平以及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考核分配机 制,打破平均分配的旧格局,真正实现“多劳多得,绩 优多得”,激发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做到量化管理与医疗服务质量相结合,量化管理与 医务工作者的业绩相结合,量化管理与内部管理相 结合,量化管理与业务发展相结合。此外,还要不断 规范结余分配和专用基金的提取和使用的管理。 总之,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医院的财务管理的模 式在不断发生变化,无论是从管理的方式还是管理 的内容上都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有着本质的不同。为此,我们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规范 财务管理的新模式,努力提高国有医疗机构的效益 水平和竞争能力,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税收政策以及税收优惠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等部门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16号),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经国务院批准,现将医疗卫生机构有关税收政策通知如下:

 一、关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税收政策。

 (一)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取得的医疗服务收入,免征各项税收。不按照国家规定价格取得的医疗服务收入不得享受这项政策。

     医疗服务是指医疗服务机构对患者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康复和提供预防保健、接生、计划生育方面的服务,以及与这些服务有关的提供药品、医用材料器具、救护车、病房住宿和伙食的业务(下同)。

 (二)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从事非医疗服务取得的收入,如租赁收入、财产转让收入、培训收入、对外投资收入等应按规定征收各项税收。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将取得的非医疗服务收入,直接用于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的部分,经税务部门审核批准可抵扣其应纳税所得额,就其余额征收企业所得税。

 (三)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自产自用的制剂,免征增值税。

 (四)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药房分离为独立的药品零售企业,应按规定征收各项税收。

 (五)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车船,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

 二、关于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税收政策。

 (一)对营利性医疗机构取得的收入,按规定征收各项税收。但为了支持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发展,对营利性医疗机构取得的收入,直接用于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的,自其取得执业登记之日起,3年内给予下列优惠:对其取得的医疗服务收入免征营业税;对其自产自用的制剂免征增值税;对营利性医疗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车船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3年免税期满后恢复征税。

 (二)对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药房分离为独立的药品零售企业,应按规定征收各项税收。

  三、关于疾病控制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等卫生机构的税收政策。

  (一)对疾病控制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等卫生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取得的卫生服务收入(含疫苗接种和调拨、销售收入),免征各项税收。不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取得的卫生服务收入不得享受这项政策。对疾病控制机构和妇幼保健等卫生机构取得的其他经营收入如直接用于改善本卫生机构卫生服务条件的,经税务部门审核批准可抵扣其应纳税所得额,就其余额征收企业所得税。

  (二)对疾病控制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等卫生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车船,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

  医疗机构需要书面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申明其性质,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进行设置审批和登记注册,并由接受其登记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核定,在执业登记中注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营利性医疗机构

上述医疗机构具体包括:各级各类医院、门诊部《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急救中心(站)、城乡卫生院、护理院(所)、疗养院、临床检验中心等。上述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等机构具体包括: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举办的卫生防疫站(疾病控制中心)、各种专科疾病防治站(所,各级政府举办的妇幼保健所(站)、母婴保健机构、儿童保健机构等,各级政府举办的血站(血液中心)。 

一、  营业税

200911日起,所有的医院、诊所和其他医疗机构(包括营利性、非营利性的公立、民营、个体以及部队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均免征营业税。 
二、增值税
1.
根据《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医疗卫生机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0〕42)第二条第(一)项规定, 对营利性医疗机构取得的收入,直接用于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的,自其取得执业登记之日起,3年内对其自产自用的制剂免征增值税。3年免税期满后恢复征税。 
2.
根据《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医疗卫生机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0〕42)第二条第(二)项规定,对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药房分离为独立的药品零售企业,应按规定征收各项税收。 
三、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
1.
根据《
财政部 家税务总局关于医疗卫生机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0〕42)第二条第(一)项规定, 对营利性医疗机构取得的收入,直接用于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的,自其取得执业登记之日起,3年内对营利性医疗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车船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3年免税期满后恢复征税。 

2.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医疗卫生机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0〕42)第二条第(二)项规定,对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药房分离为独立的药品零售企业,应按规定征收各项税收。 
四、所得税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医疗卫生机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0〕42)第二条第(一)项规定,对营利性医疗机构取得的收入,按规定征收各项税收。 
属于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个人合伙企业性质的整形美容医疗机构,应根据个人所得税相关税收政策规定征收个人所得税。属于法人企业性质的整形美容医疗机构,应根据企业所得税相关税收政策规定征收企业所得税。 
五、混合销售行为 
《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2008年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第52号令)第六条 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应税劳务又涉及货物,为混合销售行为。除本细则第七条的规定外,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不缴纳营业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提供应税劳务,缴纳营业税。
 
依据上述规定,美容整形医疗机构在手术期间对顾客使用的化妆品护肤品或在手术完成后对顾客销售的后期化妆品护肤品在税收上应征收营业税,其属于营业税混合销售行为。
 
六、兼营业务行为 
《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2008年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第52号令)第八条纳税人兼营应税行为和货物或者非应税劳务的,应当分别核算应税行为的营业额和货物或者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其应税行为营业额缴纳营业税,货物或者非应税劳务销售额不缴纳营业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税行为营业额。 
依据上述规定,美容整形医疗机构在不提供手术的情况下对顾客销售化妆品是属于兼营业务,单独销售的化妆品不缴纳营业税,而应缴纳增值税。

医疗美容手术收入不免税

医疗美容手术收入不免税时下,一些医疗机构(包括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为拓展业务内容,相继开办了美容(整容)科室,在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同时还可以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并享受着医疗服务收入免税的优惠。实际上,这些美容性手术及其相关服务并不属于免税的医疗服务范围。

医疗服务是指医疗服务机构对患者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康复的服务。由于医疗美容手术可以分为功能性和美容性两类,医疗机构(包括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开展的功能性美容手术(主要包括上睑下垂、眼睑外翻、疤痕挛缩、耳鼻缺损畸形、唇裂、面裂、面瘫、多指并指等等),属于医疗劳务,其收入免缴营业税。但对医院(诊所、其他医疗机构)开展的美容性手术和其他美容服务(包括基础护理、保养护理、治疗护理等不同形式的服务)则不免税。《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医疗卫生机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0〕42)规定:对营利性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从事非医疗服务取得的收入,如租赁收入、财产转让收入、培训收入、对外投资收入等应按规定征收各项税收。所以美容手术(整容手术)业务不属于医院、诊所和其他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的免税范围。

因此,医疗机构从事“医疗美容”业务,无论以何种形式收取费用,均应按“服务业———其他服务”税目全额缴纳营业税。同时医疗机构应对其取得医疗美容服务收入与其他非医疗服务收入或免税的医疗服务收入分别核算。


四、经营形式:有限公司、个体户、 连锁店、加盟

1、医疗服务价格处在上升通道中。长期以来,我国医院的医疗服务社会公共产品色彩浓厚,医疗服务价格由国家发改委制定,上海2012年率先在4家公立医院试点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2、我国高端医疗服务供应严重短缺、其市场需求远远未被满足。2009年原卫生部发文规定:公立医院提供特需医疗服务的收入占比不能超过其总量的10%,这就为民营医院经营高端医疗服务留足了巨大空间。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应运而生、今年将营业。

3、多年以来,医生定点执业,医生多点执业逐步推开后,医生群体的整体工作时间增多,将促使医疗服务总量上升。

4、多年以来,专家集聚在大三甲医院、导致三甲医院的患者人满为患,而大量的二级、一级医院门可罗雀。浙江省将从今年41日起,在全省推行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这将大大提高基层、一级、二级医院的医疗服务量。我们预计照此趋势,全国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量都将上升。

我国医疗服务和药品市场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巨大增长空间:长期以来,我国医院以药养医、医疗服务价格严重偏低,二者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严重畸形。发达国家医疗服务市场是药品市场的8倍,而我国仅1.2倍。 

个体经营 

根据《医师、中医师个体开业暂行管理办法》的规定,个体开业医师、中医师由所在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核发开业执照,进行监督管理,并收取管理费。个体开业医师、中医师必须获得开业执照方得开业。个体开业医师、中医师应严格按批准的地点、诊疗科目及业务范围执业,变更地点、诊疗科目、业务范围和诊所名称,应报发照机关批准。到外省、市、县开业者,必须到所到地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开业执照。

凡具有下列资格之一者,可申请个体开业:

1)获得高等医学院毕业文凭,在国家和集体医疗机构连续从事本专业工作三年以上(牙科、针灸、推拿2年以上),经地、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合格者。

2)按卫生部关于卫生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和职务聘任制度的规定,取得医师资格后,在国家和集体医疗机构连续从事本专业工作3年以上(牙科、针灸、推拿2年以上),经地、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合格者。

3)通过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考试和考核,取得医师、中医师资格,并在国家承认的医疗机构从事本专业工作3年以上(牙科、针灸、推拿2年以上),经地、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合格者。

连锁经营

医院“连锁店”是个新事物。目前的现实状况是,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农村、偏远山区优质医疗资源相对偏少,由于社会对优质医疗资源的过度追求,导致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使得大医院人满为患、不堪重负,小医院却门可罗雀、乏人问津。长此以往,只能让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趋于弱化,形成全社会“看病难”的怪圈,最终影响的还是百姓的利益。

医院“连锁店”,由市场来配置医疗资源,而不是政府分配资源,使医疗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合理科学配置,是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和医疗人才下沉到基层,避免过度集中在大城市的最佳优化资源配置。通过“连锁店”的医疗合作、托管、建立医疗联合体、村医乡管、乡医县管等漠视式,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避免了过去那种医疗资源的过度集中,仅此一家,别无分店的资源垄断和浪费,会加剧“看病难”问题。。

   “连锁式”管理也是改革特色。医院以托管方式加入集团后,由集团派员更换法人代表,进行全面接收和管理。董事会是集团最高议事机构,会定期对集团医院的发展运营情况进行诊断和评估,省卫生计生委不定期抽查董事会内容记录,确保改革和运行效果。

   医保支付难 地方壁垒难破除  

  改革中遇到的另一个障碍是政府部门不愿放权。在医院集团内部,下级医院领导的任命权不再属于当地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一些部门由此狭隘地认为这意味着当地医院被上级医院“拿走了”。

  加盟(以同济堂为例)

    北京同济堂医院管理有限公司是中国同济堂品牌旗下的新生优秀力量,它是一所在中国境内延展、承接拓发国际业务的医疗产业投资管理机构。同济堂医院管理有限公司依托于同济堂医药公司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山东、吉林、河北等12个省份,85个县(市)级和674个乡(镇)拥有的广泛业务,基本完成了小规模、高密度、社区化、乡镇化的市场网络布局。

    北京同济堂医院管理有限公司是以医疗产业投资与管理、健康管理连锁经营、连锁诊所经营管理为产业主体,包括医疗机构的托管、收购、投资、控股、兼并,医疗旅游,国际医疗技术投资及管理,医疗教育为辅助构成的多元化医疗投资管理企业。公司将在三年内建成一个拥有十家综合医院、百家联盟合作医院、万家联盟诊所的大型医疗服务集团。

 合作优势

1.运营及管理规范化支持:

成熟、完善、领先的标准化诊所经营管理模式及规范化运营模式,为合作诊所提供从市场经营、内部运营全套解决方案,为联盟诊所有效提升管理与效益提供全方位支持。

2. 云信息化建设管理系统:

功能完善、先进的诊所经营信息化管理系统与健康管理系统,实现诊所信息化管理、管理模式化、便捷化;健康管理系统的植入,满足诊所针对社区顾客的健康管理需求和服务延伸化,实现顾客管理程序化、便捷化,增加顾客的忠诚度,增加诊所的美誉度。

3.专业、个性化培训体系:

 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健康管理服务联合会、中国医院协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院校及协会的学术、技术培训支持,定期、定时及个性化为联盟诊所提供经营、医疗、管理等培训,帮助联盟诊所实现规范化管理、技术化发展、个性化培养的全方位培训。

4.专家团组技术支持:

中国医师协会100位来自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天坛医院等国内一流专家组成的医疗、保健、营养、运动、心理、康复专家团组,根据联盟诊所需求,定时、定点、定学科,为联盟诊所提供上门坐诊、巡诊、远程会诊等专家技术支持,为联盟诊所的提供名特专家技术支撑,提升诊所赢利点,创造可持续增长效益。

 5.绿色通道与双向转诊:

“大病进医院,小病康复回社区”的指导方针,与北京协和医院、北大医院、解放军总医院、武警总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天坛医院等部级医院、三级医院及区域性二级医院和专科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及绿色通道合作,支持联盟诊所“小病康复回社区”,对上级医院转诊的绿色通道,为联盟诊所服务于就医顾客提供便利,提升联盟诊所顾客满意度。

       合作支持

      本着共同发展、合作双赢的原则,利用丰富的医疗健康市场成功经营管理经验,对每个加盟诊所实行“一站式支持,无忧经营”的全程完善的支持服务。

     1.品牌支持:

      大品牌在健康管理及药品管理方面的强大影响力及号召力,强大的品牌效应,强大的品牌信誉,为联盟诊所提供强有力的品牌支持,增加联盟诊所就医的号召力。

    大品牌授权联盟诊所使用“百年同济堂品牌”,提供VI系统使用,免费提供诊所形象VI、装修设计。

     2.管理支持:

        “规范管理、高效产出”。高于国家标准要求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体系及标准化流程,促进联盟诊所规范化运作、提升管理、治疗、经营水平,达到诊所管理的流程化、便捷化,使管理者省心,就医顾客放心,雇员安心。

         提供全套成熟先进的联盟诊所财务、成本、人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做到流程化、便捷化、收益最大化。

         管理督导,个性化现场指导经营管理,为联盟诊所从调研到启动、营销及管理的全方位管理支持。

      3.运营支持:

        “外强经营、内修管理”。效益是诊所发展的生命线,同济堂运营团队能够充分发掘联盟诊所效益提升点,输入“大品牌全程实效运营模式”支撑联盟诊所的效益可持续性增长,团队也会根据联盟诊所的个性化需求及要求,定期或不定期的针对诊所进行经营指导及营销指导,让联盟诊所管理者轻松经营管理,坐享成功与喜悦。

      4.培训支持:

        “强培训、促效益”。大品牌来自全国三级医院的临床及管理专家为联盟诊所提供每年12堂包括营销、医疗技术、管理及服务的系统培训;结合联盟诊所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培训及现场指导;24小时在线教学及问题解答。解决联盟诊所经营、运营及技术问题,使管理者简便化管理、增强诊所雇员凝聚力。

     5.产品支持:

        “强装备、新五样”。同济堂为联盟诊所提供满足诊所运营中的“战斗武器”,使联盟诊所的诊疗装备多样化、系统化,增加联盟诊所的收益点,满足区域就医顾客从诊断、治疗到康复的基本需求,提升联盟诊所效益,提高联盟诊所满意度。

     6.技术支持:

        “专家效应、技术支撑”。权威专家团队定期、定时、定学科为加盟诊所,提供定期轮诊、网络会诊、电话会诊、业务培训,为诊所提供全面立体的技术支持,提供专业的社区远程医疗与数字健康管理服务平台的技术服务支持(健康管理师后台管理支持:健康风险评估系统、健康干预与促进方案系统、社区健康档案网络化系统)。

     7.药品物流配送支持:

       “较少成本,增加效益”。同济堂依托强大的药品物流体系,可以为下属联盟诊所提供统一药品配给,减少药品库存,减少药品挤压,减少购药成本,缩短采购时间,并实现联盟管理者足不出户,24小时全产品及药品物流配送。

     8.标准化模式支持:

       “管理宝典,模式管理、规范输出”。联盟诊所提供诊所经营和运营中的五大标准化管理手册:CIS标准手册、经营管理标准手册、服务管理标准手册、行政管理标准手册,使联盟诊所管理者手握宝典,制度管理、规范管理。

     9.广告支持:

       “广而告之、品质同享”。定时、定期组织各种品牌宣传与推广活动,利用海南卫视同济堂健康频道、全健康产业链及网络宣传平台,统一进行品牌宣传,如品牌广告、学术推广会、社会公益活动及各种媒体宣传等全国范围各种形式的品牌宣传支持;根据联盟诊所个性化需求,为联盟诊所提供平面设计、影视等制作支持。

     10.资源支持:

       “品牌联盟、同创同享”。借助同济堂品牌优势,形成品牌联盟,规模化运作,实现医保申请、销售牌照共享,丰富的政府专业部门、行业学会、国家一流专家团队的资源,将快速提高加盟诊所整体的社会影响力,借力缩短品牌打造进程。

    中外合资医疗机构的模式与特点

中外合资医疗机构的法律依据

  中外合资医疗机构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医疗机构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经营企业法》。这些医疗机构是由外国公司、企业、医疗机构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在中国境内与中国的医疗机构或其他机构共同投资、共同经营的。中外合资医疗机构中外合作医疗机构的产权属性基本一致,在经营上略有差别。中外合资医疗机构一般是营利性医疗机构,中外合作医疗机构可能向社会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方向发展。在产权和管理模式方面无本质区别,可以作为同一类机构加以研究、讨论。

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区别

 

中外合资企业

中外合作企业

1、法律地位(独立法人资格)

/

2、法人制度

有限责任公司

民办非企业单位

3、投资方式

权益资本:本金和股权一定

基金、技术或实物

4、经营管理

董事会→总经理

理事会或管理委员会

5、收益分配

按出资比例

按合同规定

6、财产处理和投资回收

清算→分配

资产归医院法人;投入基金在合作期内收回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有如下特点:

  1、创办的条件和时间:我国的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有些是从外宾病房改制而成,有些是新建合资合作机构。90年代初,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呈现出加速发展势头;1993-1995年间,出现了一次创办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高潮,3年间批准数占我国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总数的68.3%

  2、开办的形式:采用合资方式占42.7%;合作方式占37.8%,其余的机构,现有资料没有明确反映,根据现行政策推断,不外乎合资或合作形式。

  3、地区分布: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有明显的地域特点,主要分布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覆盖了北京、天津、上海、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山西、河北、山东、湖南、湖省、安徽、江西、四川、广东、广西、福建等1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以北京、江苏、山东、辽宁、广东最多,这5个省市占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63.4%

  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海外出资人主要来自美国、日本和港澳台地区,其中美国占30.5%;香港占29.3%;其余来自日本、澳大利亚、韩国、芬兰、加拿大、俄罗斯等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包括中国台湾和澳门地区。

  4、参与医疗机构中外合资合作的中外机构的类别和经营目的:中方参与合资合作的机构中医院占57.3%;公司占29.3%,还有卫生局等其他机构。外方参与合资合作的机构中:公司占95.1%;其余为基金会和个人。中外参与医疗机构合资合作的目的不同:中方多为医疗机构,合资合作的目的主要是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促进学科建设;外方主要是营利性投资公司,一些是归国华侨热心帮助家乡发展卫生事业,一些则把办医疗机构作为一项产业投资,赚钱也是目的之一。

  5、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名称: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冠以医院称谓的占47.6%;称为治疗、康复或检验中心的占41.5%;称为诊所的占10.9%。有些机构规模不大,但却以中心命名,容易误导患者。

  6、投资额:近90%的项目投资额少的只有20万美元,多的可达5000万美元,其中投资额小于200万美元的约占50%;超过1000万美元的只占10%左右。据专家估计,投资建一所高水平的综合医院至少需数亿美元,可见,目前我国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投资规模较小。

  7、合作经营期限:一般为10-50年。根据卫生部的有关规定,中外合资合作的时间不超过20年,符合该规定的占71.9%

  8、开放床位数:现有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规模比较小,多数为诊所,不设床位的诊所占了半数以上,200 张以上床位的医院只占不到20%

  9、服务范围:根据几年前的一次调查,开展内、外、妇、儿等综合服务项目的机构27家,14家服务范围不详,10家眼科,4家口腔科,4家检验中心,3家肿瘤科。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显著特点是利用最新的诊断治疗设备及最新的诊疗技术,开展最容易收回投资的医疗服务项目。

  二、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形式、特点及其影响

  1、医疗机构中外合资合作的形式

  医疗机构中外合资合作的形式有多种,有的医院整体合资合作,有的医院采取科室合资合作形式,也有租赁诊疗器械、收益共享、风险分担的形式。一些医院和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也有类似的合作。

  按照我国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是否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可以将其分为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严格按照我国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有关法规组建,通过卫生部和外经贸部批准设立,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并在工商部门登记,依法纳税的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可称之为法人医疗机构

  第二种是国外的公司、非政府组织或个人与国内医疗机构按合同组建,只经过当地卫生部门批准,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未在工商部门登记,享受国内公立卫生机构税费优惠的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我们在此称之为非法人机构

  这两种机构的性质有的是营利性的,有的实行非营利模式。其重要区别是:法人机构要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营业税和所得税,而且按照财会制度先进行固定资产的折旧,然后再按股分红;而非法人机构则一般享受国内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税费优惠待遇,不缴纳有关税费,根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条例规定,可以按照合同对承办人投资按照原值在合作期间分期分批收回(包括利息),执行医院财务制度可以不计提折旧,可以计提修购基金和发展基金。这种运营模式可供今后公立医院和企业国有医院改制为社会非营利医院时参考。

  有人认为非法人化机构的存在对法人化机构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法人化机构按照有关规定经过了严格审批,还要照章纳税。其实,法人化机构是否应该按照现行规定照章纳税值得立法机构认真研究。目前,非法人机构较多,符合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发展方向。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进一步要求非法人机构承担规定的公益性义务,要求他们到民政部门办理非企业单位登记注册手续成为非营利性法人单位。无论是法人化机构还是非法人化机构,由于他们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对投资的收益有很高的要求,所以,他们的经济行为和经营模式和公司有相似之处。

  2、中外合资合资医疗机构的特点

  和国内尚未改制改造的公立医疗机构比较,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在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上有下列明显特征。

  1)管理模式的特征:

  第一、   产权明晰、筹资多元化安排,自主承担投资和经营风险,注重可行性研究

  该类机构产权明晰,出资人共同承担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因此,出资人对投资决策慎重,对投资的时间、地区、规模、医疗服务项目、合作伙伴的选择乃至未来发展趋势等等,都要进行严格的可行性研究以及盈亏平衡分析与预测。

  第二、实行董事会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或总裁负责制,治理结构规范合理,决策权和执行权分离;法人产权和出资人产权明析,出资人到位,有利于出资人监督执法。具有强大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仅有效地保证机构的高效运转,保证了董事会对机构的监督执法,克服了单纯委托-代理模式产生的医院内部人决策的弊端。

  第三、享有用人自主权  实行双向交流、全员聘任,增加了员工的危机感。因材施用,各尽所长,打破论资排辈许进不许出,能高不能低的传统分配陋习,充分调动优秀人才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第四、在分配上,实行基本工资加业绩工资的办法。员工的工资水平根据工作风险、工作强度和工作责任上的差异,拉开档次。有些合资医院的工资和奖金标准对员工保密,避免分配上的差异导致员工心理不平衡,影响工作情绪。

  (2)服务模式的特点

  第一,       全程服务、确保质量:从门诊预约到手术后出院,按照国际标准提供全程服务。从电话预约门诊,手术前检查,到术后用车免费送病人回家和随访复查,按规范实行全程服务。许多医院对手术进行全程录象,以便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而且定期请国外专家审查录象带,和国外有关数据库比较,紧紧瞄准世界一流手术水准,以此作为医院的奋斗目标,促进了技术进步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第二,       引进先进诊疗设备和医疗技术,确保提供安全、优质和高效的医疗服务:为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这些机构不惜花巨资引进一流的硬件设备,对房屋设计、装修和诊断治疗用的专用设备和材料,均有严格的质量要求,甚至不惜重金请国外的医院管理咨询公司对医院的服务和管理进行全面诊断,以便发现医疗质量中的缺陷,改进工作。

  第三,注重发现和培养人才,增强机构发展后劲:该类机构经常邀请外方专家来华讲学、传授专业的最新进展、指导开展新技术,而且选派优秀的医生、护士和管理人员到国外进修学习,开展全员在职培训,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使他们的医疗技术水平始终能追踪世界医学发展的步伐,为医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四、树立市场营销意识,开拓医疗服务市场:有选择的吸收公司管理经验,注意树立医院形象,创立品牌效应,开展健康教育等活动,扩大在群众中的影响,培育潜在的消费者,扩大了服务市场。

  3、国内有关方面对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反应

  开放医疗服务市场,允许举办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的新事物,由于开放的时间较短、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因此,其对医疗服务市场的影响也较小,并没对国内医疗服务市场带来的强烈冲击。因此,我们需要倾听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反应,进而分析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影响:

  许多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卫生行政管理人员认为,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建立刺激了当地的医疗服务市场,促进了医院之间的竞争,带动了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医疗服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对此应当予以肯定。

  许多公立医院的院长认为,合资合作医院给医院带来了压力,但并不认为现有的合资合作医院对他们的生存构成威胁。他们担心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只提供赚钱的服务项目,把可能亏本的病人推给公立医院。还有些合资医院的中方单位还认为,如果公立医院也有合资医院的管理机制和灵活政策,不会比合资医院管理的差。他们愿意出资与外方合作,不是因为资金短缺或技术落后,而是花钱买机制,通过合资或合作拥有更多管理自主权。

  多数患者对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服务表示满意,而且主动向亲戚朋友宣传介绍,还认为这类医院的收费没有想象的高。

  由此可见,合资合作医疗机构不仅加剧了国内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而且带来了的新的医疗技术和新的管理理念,拓宽了卫生行政管理人员的思路,提高了公立医院管理人员的竞争意识。

六、贷款融资的模式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多渠道融资方式的比较分析

国内首个医疗业融资借贷平台医界贷面市

    “‘医界贷打破了传统理财的多重中间渠道,比传统大型金融机构更节约成本,因此能够给理财人更多的利益空间。由于发展前景良好的民营医疗行业被排除在银行信贷的大门意外,所以资深的从业人士愿意承受较高的借款利息。

破解民营医疗行业融资难

民营医疗健康行业贷款、融资难是业界公认的难题。然而,自去年5月贵州医疗健康融资担保公司成立以来,打破了民营医疗健康产业融资难的“魔咒”,为民营医疗健康产业迅速壮大提供了融资平台。短短8个月,该公司先后为两家民营医疗机构担保融资上千万元,解决民营医院资金不足难题,帮助企业走出了困境。同时,引进资金直接投资三家民营医院,为其注入新鲜血液,助力企业闯过“生死关”。

医疗融资租赁的诱惑:回报丰厚,政策受限

 “租赁渠道很灵活,租赁公司可以针对医院及具体租赁设备情况,对首付款、保证金、租赁期限、租赁利率、租赁偿还节奏以及最终的租赁物件处置等多个租赁要素进行调整,设计成符合医院情况的个性化方案。”风险:政策擦边球,值得注意的是,医院举债存在较大的政策风险。

 卫计委相关人士日前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融资租赁出租方靠收取固定利息获利。医疗机构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其本质是一种贷款融资行为,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均明确要求公立医疗机构不得贷款购置医疗设备。”  

七、投资人的类型 :原始投资、职业经理人 、风投

1、市公司大举并购

近年来国内医疗产业并购频发,并购交易金额连年上升,上市公司大举参与。今年3月份,已有超过14家上市医疗公司停牌筹划并购重组,。鉴于新版GMP大限将至,诸多未能通过新版GMP的企业将面临被重组,截至20131231日,1000余家无菌药品企业仅6成通过新版GMP认证。同时多家上市公司大举进入公立医院收购行列:201311月康美医药公告收购三家公立医院,复星从2010年以来已先后收购包括和睦家、岳阳广济医院、佛山禅城中心医院等多家公私立医院,北大医疗集团今年3月出资30亿收购两家三甲医院。

2VC/PE普遍在医疗产业加大投资比重且收益颇丰

国内主流VC/PE纷纷在医疗产业上加重投资比重:从投资金额上看2013年前11VC在医疗领域的配置占比13%,位居所有行业第三;同期PE在医疗领域的配置占比10%,位居所有行业第二。在诸多上市和并购案例中不乏VC/PE机构的身影,他们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创造了很多业内的经典案例。诸如:上药集团收购中信医药,其中百奥维达获利14倍、礼来亚洲获利4.2倍、启明获利3倍;启明创投投资的泰格医药2012年创业板IPO,启明获利17倍;凤凰医疗、博腾医药、我武生物等公司IPO,其背后的投资机构天图、德同、东方富海等平均获得超过10倍的高额回报。


3风投

中国医疗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医疗服务资源相对短缺,作为一个改革红利的覆盖之地,医疗健康行业正涌现出大量的投资机会。

无论是针对稳健的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还是火热的移动医疗,投资者们均跃跃欲试。投资者如何看待宏观政策变化?如何在快速发展的行业中觅得价格洼地?各细分领域投资状况如何?《融资中国》记者在第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行业总决赛及中国首届青年投资家峰会现场采访整合各位投资人的观点,供读者参考。

趋势:价格洼地难觅,系统性机会难挣快钱

医疗投资的传统细分领域包括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近期移动互联网行业火爆,移动互联网与医疗的结合点“移动医疗”也成为医疗行业投资者的关注点。通德资本投资总监陈华伟表示,通德资本看好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及医疗服务等大健康板块。

医疗并非机会性的行业,而是系统性的行业。“所谓机会都是伴随着政策和产业发展一点一点出来的。”因此投资者需要“有很专注、很系统的研究,建立对行业充分的理解。”此外,邢丞还建议,投资者“需要结合自己的基金、体量和发展阶段,制定自己的投资策略。”

中国医疗行业的投资趋势与政府政策息息相关,其建议投资者关注整体大环境,“如果把大周期把握好了,那放长线也不赚钱还是比较困难的。”

如何寻找中意投资标的?

在这样的投资环境下,投资人是如何优中选精,觅得自己中意的投资标的?

创业公司若能做到如下几点,则更能获得资本的青睐:“第一,自有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能够投入市场;第二,与大企业合作,无论是卖产品或者卖技术,能够有营收;第三,可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这三种情况都满足,我们可能投他。”

药物:新药创制风险大,专利壁垒是陷阱

职业经理人

医疗机构也需要“职业经理人”

    医院管理职业化迫在眉睫
    
据了解,目前在我国32万个医疗卫生机构中,合资合作医疗机构近百家(其中医院30余所),营利性医院仅有1%,远不及美国市场营利性医院所占的比例。随着我国医改机构分为营利与非营利两大类进行管理,社会资金参办医疗机构将成为促进医疗机构走向市场化的有效途径。医疗机构“包装上市”与“集团化运作”成为当前我国医疗行业资本营运的两大热点。
    
20006月北京成立首家医院集团———朝阳医院集团之后,如上海瑞金、南京鼓楼等各种医院集团相继问世。一时间,医院集团化作为筹集资金的有效手段而被各级医院争先恐后地效仿。然而,集团化热潮背后,投资者和院方都面临一个新问题:医院上市后,新模式如何有效运作、有效管理?
    
有关专家认为,凭经验管理医院的模式将被市场经济所摒弃,实现医院管理职业化已经成为我国医疗改革的核心问题。要适应市场化竞争,一个优秀的医疗机构管理者必须掌握先进有效的管理技巧,熟悉医务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与人力资源管理、医疗服务、资本运营等内涵。人才是关键,医院发展战略的最终实现依靠的是人。
    
走出盲目扩张误区
    
一直以来,医院作为公益事业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其盈利部分都不能分发给员工,只能用来做基础建设。“有钱没处花”使得许多医院盲目开展硬件建设:不断地修院舍、买设备。由于只从局部小我利益出发,缺乏从整体、长远的发展进行规划,各医院往往陷入一种医疗硬件建设“军备竞赛”的误区。医疗资源的重复配置,给医院带来了巨大的资产流失和经济损失,阻碍了医疗机构的快速发展。
    
对于这个问题,专家们认为,除了有关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负有监控责任外,院长这个医院“带头人”的观念和把握很重要。只有从大局着眼,才能很好地给自己的医院定位,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规划。
    
台湾著名医疗管理顾问许国敏教授也就此谈了他的看法。“我反对这种‘军备竞赛’,医院应该各有所专。”他说,医院应该更加重视提高医疗技术和完善配套服务,走出恶性竞争的误区。而制度的改革最核心的问题是观念的转化,“带头人”的作用十分重要。
    
医疗竞争面临外力    

投资人

从投资管理来讲有两点,第一是要分清控股还是不控股,这是社会资本在参与一个医院的时候纠结的一点,但是这点一定要想清楚,不是所有的医院都要控股,也不是说所有的医院你都要去控,一定要清楚这个分寸。第二点,要分清楚是对立还是融合。因为投资者一定是用金融模式去思考商业,医院运营一定是由专业人士帮你运营,融合在一起,还是要在某些方面形成一定的分割。这些在管理当中非常重要。

 

八、盈利情况调查 

  2015年中国在线医疗行业盈利模式分析

   在线医疗市场规模核算按盈利模式进行,盈利模式可分为服务类、信息类、交易类

1)服务类盈利模式是指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用户(大众或医生)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而向用户收取的增值费用的模式。包括利用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进行的保健服务、挂号、问诊及医疗费用支付等服务。

2)信息类盈利模式是指在健康咨询类网站设置广告位向广告主收取广告费,或是向用户提供健康咨询而向用户收取用户增至费用的模式。

3)交易类盈利模式是指利用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向用户或企业提供在线药品和医疗用户交易平台或线上药店,而获得的佣金收入和销售收入。包括面向用户的线上药店和面向企业的线上药店。

医院规模化运营是发展方向

医院规模化经营的关键并不仅在于医院/诊所网络快速稳健地扩张,同时其专业的管理能力以及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也至关重要。医院可以通过病人双向转诊、疑难杂症会诊以及在各医院调配专家等方式对各医院资源进行规划安排,促进资源的合理运用和分享并实现优势互补;可以设立药品配置中心、检验中心、质控中心,分享大型仪器来精简部门减少开支;还可以凭借规模提升议价能力降低成本。另外大规模还有利于增加公众的信任感、打造品牌形象并拓宽市场。

 像做企业那样经营

医院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是有目共睹的,广大民营企业在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作为民营经济组成部分的民营医院,都是像做企业那样经营管理医院的。

 

一是实制度建设:制度的安排决定着行为的模式,行为的模式决定着运作的效率。现代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首先要完善自身的制度建设,包括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由于民营医院先天性地具备了产权方面的优势,在组织和经营管理方面,民营医院打开思路,,设立较为系统的管理制度如聘、考核、激励等方面的制度完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模式都经营和管理。因此在制度建设方面都较规范。

 

二是市场细分:医疗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这一点是无可非议的,民营医院更是刚刚起步,发展空间很大,有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有33万个医疗卫生机构,其中民营医院的数量为1000多家,仅占到总数的百分之零点几。目前我每年用于医疗的消费大约为3500假如元人民币,人均仅为几十美元,而且医疗消费又比较集中于医保人群。但毕竞我国的医保覆盖仅达9000万人,其在13亿人口中所占比重是显而易见的。许多民营医院还是看准了这一点,在积极争取医保定点的同时更侧重于细分市场,把市场定位放在广大的非医医保人员,开展了形形色色的特色服务,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医疗需求,花大力气做大做强品牌。


  三是合理配置资源:民营医院在配置资源方面大都坚持“先软件后硬件”的原则。也就是说,先要考虑的是医院里所有层次的从医人员尤其是有口碑的名医、有技术职称的中坚力量等,根据这些人的技术专长等情况结合医院的专科再来购置设备、引进仪器等,使资源能够最大化地产生效益。四是实施营销策略。目前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之间的最大区别除产权制度外,就是民营医院都有自己专门的经营部门,都配备了专业营销队伍在经营上实施系列营销策略,如“优质平价”“技术高精尖“”“多层次服务”“公益性活动策划”等而在发展上则采用“先精专后扩张”“先直营后连锁”“先合伙后股份”等策略。降价让利争病源在医疗项目和药费上力求做到让利于民是民营医院的首选竞争策略。根据物价部门的规定,赢利性医院可在核准的医疗项目和药费上自主定价,降低价格让利于病人,医生和药房人员不收受医药代表的回扣及吃请,杜绝药商来院推销药品;医生不准开大处方,病人吃3天药能治好的病,绝不开一星期的药;病情通过B超、X光、生化能检查的不必做CT等型检查;住院病人的搞生素用药必须按从低级到高的原则。据统计,一家民营医院在开业两个月,全院开出的4500张处方平均费用仅为65元,住院病人的费用平均只有1300元,大大低于一般医院。民营医院抢占医疗市场的势头越来越猛,除了数量不断增多外,民营医院争抢病人不断翻新的手段也让公立医院坐卧不安。在我国一些城市,已经有民营医院刚开业就打出了关爱大幅降价的口号。一家公立医院负责人说,这些举措说明民营医院已经开始积极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并以此抢占、扩大医疗市场,这样做必然会抢走公立医院的病源。一些民营医院为了改变老百姓民营医院以赚钱为目的的观念。打出“平价医疗”的旗号,药价完全按照国家规定的公立医院收费价格中的最低标准确定。在医院大厅,所有医疗收费项目都公而了出来。“我们医院的药价一定是最低的,因为药品进医院的中间环节被控制起来了,渠道清晰,药价自然就低。病人只要一比较价目表就知道”。  

整形行业

根据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协会对排名前25位国家与地区整形外科医生和手术进行的调查,我国的整形手术数量占据全球整形手术总数的12.7%,成为全球第三整容大国。

  2013年,华韩整形实现了新三板挂牌,成为整形企业首只登陆新三板的企业。  

医药生物行业2015年三季报行业分析:收入、净利润、扣非后净利润均呈下降趋势,但医疗服务表现相对亮眼

 ()医药行业2015三季报行业分析

   
综合医药行业上市公司2015年三季报情况来看,收入增速持续下行(前三季度10.09%),净利润增速持续下行(前三季度10.68%),扣非后净利润增速持续下行(前三季度7.90%)。从收入端看,整体趋势基本和样本医院数据及统计局数据趋势相吻合,但上市公司端表现略好于统计局数据端口。

    2015
年前三季度,医药行业整体增速持续下行,收入端实现增速10.90%,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Q3比上半年总体增速下降1.28个百分点,在医保控费、招标降价、降低药占比等行业负面政策影响下,整体行业增速持续下行,基本符合IMS药品终端数据及统计局数据趋势。
    2015
年前三季度,医药行业整体增速持续下行,净利润实现增速10.68%,同比下降0.72个百分点,Q3增速较2015年上半年整体增速有大幅放缓,下降4.1个百分点。
    2015
年前三季度,医药行业整体扣非后净利润增速持续下行,实现增速7.90%,同比下降6.3个百分点,Q3增速较2015年上半年整体增速大幅放缓,下降6.21个百分点,仅为3.72%,招标降价效应逐步显现。
    (
)行业观点
   
制药领域数据收入端持续下行,再加上受政策面如医保控费、招标降价、降低药占比等影响,估计未来3,制药领域收入增速预计在5-10%之间低位徘徊,利润端估计也不会乐观。但不可否认的是,医药行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变革发展的时代,新事物、新技术、新模式、新领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对传统医药行业产生巨大冲击,为整个行业带来积极的变化,因此,中长期宏观策略方面,我们认为应当坚持“求新”、“求变”的思路,加强对质地的筛选。制药行业增速持续下行,提示潜在系统性降估值风险,因此首选从“非药”中选股。对于制药板块,我们重点关注需求相对刚性的治疗品种,以及制剂出口市场。

关于天源

需求提交

方案

宣传

审计下载专区

加盟天源